思考問題,需要按照正確的途徑和方法。
在日常生活當中,我們大腦思考問題時,會介入兩種思考模式,它們就是:
聚合性思維和發散性思維。
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,這兩種思維都非常重要。
不過,由於這兩種思維都非常對立,顧此就會失彼,於是我們就很難同時運用它們進行思考。
而大多數人都只能是擅長其中一種思維方式,相比之下,我們更加擅長聚合性思維,於是,我們就會本性地忽略運用發散性思維。
所以,提高我們的思考能力,最好學會根據不同的情況,運用相應的思維模式去解決問題。
聚合性思維
當我們從一個特定範圍內去分析某個問題,或者說集中精力放在一個點上思考時,我們就是在運用聚合性思維。
這種思維,就是建基於邏輯推理之上。
而推理的形式有兩種:歸納法和演繹法。
什麼是歸納法?
歸納,指的就是從部分到整體,從特定事例到一般事例的思維過程。它是以經驗和實證作為基礎,並從中得出結論。
也就是說,想要透過歸納法得出一個結論,你必須要經過一定量的觀察,才可以推導出一個廣泛而具有普遍性的規律。
例如,你在A地看到一隻黑色的烏鴉;
然後在B地又看到一隻黑色的烏鴉;
接著在C地還看到一隻黑色的烏鴉;
甚至在D地、E地、F地都分別看到一隻黑色的烏鴉,經過這種量數的觀察,於是你得出一個結論:所有烏鴉都是黑色的。
可以看得出來,每個地方的烏鴉,都是一個獨特個體的存在,但經過各地對每一隻烏鴉的觀察之後,就可以總結出一個普遍適用的結論,就是這種叫烏鴉的鳥類,都是黑色的,概莫能外。
這種歸納推理,在我們生活當中無處不在,也是十分常用。幾乎所有科學研究和實驗,都是透過歸納法得出結論的。
所謂的“經驗總結”,正是歸納法的一種應用。
但這種推理方法也有局限,就是我們從中推導出來的結論,不具備必然性,僅僅只有可能性。譬如天鵝這種動物,以前的人一直以為所有天鵝只有白色的,於是“白天鵝”就成為了純潔無瑕的代名詞。
後來當人們發現了一隻黑天鵝之後,“所有天鵝都是白色的”這個結論,就立刻被推翻了。從此,“黑天鵝”也被寓意為不可預測,並且不同尋常的重大事件。
因為歸納法是基於對實例的觀察上,但我們人類,不可能觀察到這個世界的全部事例。換言之,幾乎所有基於歸納推理得出的結論,都有可能被推翻。除非你能證明,你的觀察是基於全部事實來進行。
否則,即便”人會死“這樣堅不可摧的結論,只要有一個人死不了,這個結論就會被改為“大多數人都會死”這樣子了。
什麼是演繹法?
如果說,歸納法就是特殊到一般的總結,那麼演繹法,就是一般到特殊的推理過程。這種推理方法,是由前提推導到結論。只要前提是真的,那麼結論必然是真的。
這種思考模式,正是著名偵探小說人物福爾摩斯的看家本領。例如:
人會死,(大前提)
孔子是人,(小前提)
所以孔子會死。(結論)
“人會死”和“孔子是人”就是前提,而“孔子會死”就是結論。
只要“人會死”和“孔子是人”這兩個前提是真的,那麼“孔子會死”這個結論就是真的。
假如前提是假的,如“人會飛”,那麼就算你透過這個推理形式,正確得出“孔子會飛”這個結論,這個結論也是不正確的。
那麼,這個前提是怎麼來的呢?我們又怎麼論證它是真是假呢?
這時就只能依靠歸納法了。很多演繹推理的前提,都是透過歸納法得出來的結論。
我們平時評價一個人,例如“小明這麼笨,讓他做這件事豈不是會很容易搞砸?”。這句話,也是一個演繹推理,但它前提是什麼呢?
這句話的大前提被隱藏起來了。如果把它挖出來,這個大前提就是“笨的人,做什麼事都會容易搞砸”。於是,整個推理形式就是:
笨的人,做什麼事都會容易搞砸,
小明是一個笨的人,
讓他做這件事,也很容易會搞砸。
而這個演繹推理形式的前提,就是透過我們觀察了很多笨的人做事搞砸而歸納出來的結論;對小明評價為一個笨人,也是觀察他做了很多蠢事而歸納出來的結論。
只要這兩個前提是真的,那麼“讓小明做這件事會容易搞砸”這個結論,肯定是真的。
問題是,這兩個前提,你確定都是完全可靠嗎?
歸納法的局限,就是只能基於一定量的觀察,而不是全部量數的觀察,或許會存在例外。也就是說,小明的蠢,很可能是我們的主觀臆測,而不是全部的事實。
所以,儘管這個演繹推理形式沒有任何問題,但結論,依然不算十分可靠,這是一個概率的問題,只能用做參考。
具體到個體的時候,這個概率就不太準確了。因為說不定在某些事情上,小明會表現得非常聰明,不是嗎?
對於我們平常說話,也要特別注意表達的邏輯。你的前提可不可靠,結論又是不是事實,這點我們要多加留意。
思考問題的四個步驟
有了上面的基礎知識打底,這時我們就可以掌握正確的思考方法。
而正確的思考方法,一般來說都要遵循以下四個步驟:
第一步,提出問題。
對於一些人而言,提出問題是整個思維過程中最困難的一部分。
他們一碰到情況,感覺這種情況是錯誤的,卻怎麼也說不出一個所以然。如果你無法針對情況提出相應的問題,你就不可能尋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,更不可能解決這個問題。
多提幾個“為什麼”,通常有助於我們發現問題的本質特徵。當然,有“什麼”或“怎麼會”來表達疑問,也是很有幫助的。
例如,你說小明很蠢,什麼事都做不了,那為什麼你覺得是這樣呢?你是基於什麼理由得出這個結論的?
你想要解決問題,首先得學會提出問題。
第二步,分析情況。
一旦你找出這個問題之後,你就要從所處的環境之中,盡可能地發現多的線索。
在分析情況的過程中,你尋找的是具體的信息資料。你不要被一開始就找出來的解決辦法和答案誘惑了自己,因為很可能除此之外,還有其他的辦法,也許這些辦法會更接近事實。你應該強迫自己去尋找與這種情況相關的所有信息資料,然後以此來深入分析思考。
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,一些能夠給予你有幫助的基本問題是:
在什麼地方能夠找到解決這個問題的信息資料?
有誰能夠幫助你解答這個問題?
在解答這個問題的過程中,你都已經做了哪些工作了?
找到的這些資料,對我們提供哪些幫助?
如何把事實、感覺、假設、未經證實的謠言分割開來?
類似的這些問題,可以幫助我們理清思緒。
不管是從別人的口中得來的資料,還是從其他渠道得來的信息,我們都要分清楚哪些是有用、有價值,哪些是混淆視聽,有可能損壞我們的判斷的。
因此,你只能接受那些以事實、正確假說為基礎所提出的意見,切勿不要被其他人影響到你的思考,包括別人告訴你“小明是一個很蠢的人。”
第三步,確定方法。
一旦你找出問題,分析了情況之後,你就可以開始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。
這個步驟,我們千萬不能循規蹈矩,一定要根據客觀的情況來思考。正如你遇到學習上的困難,正好別人也遇到學習上的困難,那麼當你向別人請教解決之法的時候,就要仔細判斷一下,那種情況與你的情況到底有什麼相同之處。
總之,不要採用哪些還沒有在你這種情況檢驗過的解決方法。別人的意見只能是參考,不能全盤皆輸。這就是批判性思維的價值所在。
這個時候,運用歸納法,就可以幫助到我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了。為了證明小明一點都不蠢,你透過給他安排去做一些事情,然後從中觀察,看看他做什麼事會更加得心應手,做什麼事會不知所措。
第四步,檢驗證明。
當你確定方法之後,很多人以為這樣就已經足夠了。其實,這還不是很完整。
一旦解決辦法找到了,你就要對其進行檢驗和證明,看看這些方法是否有效,是否能解決所提出的問題。在檢驗之前,你是無法對這些辦法得出正確與否的結論的。為什麼行動與堅持是這麼重要,就是因為這是檢驗證明的唯一方式。
當然,在檢驗途中,你也要給自己問問題。例如怎麼做才能夠更好地運用這些方法,什麼情況下會更適用這個做法等等。
這個時候,演繹推理法就能夠派上用場。多問幾個“如果”,針對方法給出“假設”,然後逐步驗證,篩選正確答案,你就會一步步接近真相。
例如,如果小明是一個蠢的人,那麼他的手工活不可能做得這麼順手。既然他在做手工活這方面做得這麼好,那麼他並不是一個做什麼都容易搞砸的人了,至少他在某方面,也有他的聰明才智。
因此,經過上面四個步驟的思考,你終於得出一個事實:小明並不是別人說的那樣,是一個做什麼事都容易搞砸的蠢人。他也有自己長處,而且還很厲害。
在日常生活中,遇到問題,經常運用這種邏輯思考法去尋找答案,我們會變得更加聰明,也不會容易從中迷失自己了。
發散思維
我們在解決問題上,除了會用到邏輯思維,還會用到另一種思維,那就是發散思維。
當我們從一個比較寬泛的範圍去審視一個問題,通過考慮各種證據,收集各種信息,思考不同的方案時,我們就是在運用發散性思維。
好比你跟女朋友吵架,邏輯思維的解決方式,就是“以理服人”,用道理和條分縷析的邏輯把女朋友說服。但很明顯,這種方式只會火上澆油,無補於事。
而發散思維,就會跳出你一言我一語這個框框,不再執著於跟女朋友說理,而是會懂得製造驚喜,用意想不到的方式讓女朋友破涕為笑。例如講笑話,做鬼臉,送禮物,甚至來個深情擁吻都是邏輯思維以外的解決方法。
發散思維,也可以練就我們的口才能力。千萬不要以為口才只是邏輯法則的運用,很多時候更需要到你跳躍的思維能力,以此來幫助我們把話說出各種花樣。
很多笑話都是發散思維的運用。例如一個女生問男朋友:“你覺得我哪裡最美?”
邏輯思維的回答,不是說你的樣子,就是身材,或者你長的不算美這些常規的答案了。
但如果運用發散思維,跳出常規,男朋友就會這樣回答:“你的大腦!”
“為什麼呢?”女朋友不解。
他說:“因為你經常會想得美!”
所以在我們解決問題的時候,一定要根據具體情況,選擇適合的思維方式。
當嘗試了聚合性思維之後,始終都找不到答案,那麼就要去嘗試一下運用發散性思維了。
那我們怎樣才能有效調動這種思維出來呢?
我們首先讓自己的大腦充滿“創意”,故此有兩點需要注意的:
第一,保持好奇心。
接受現狀是對創造力最大的扼殺。
因為這會導致我們墨守成規,固步自封。在我們發揮創造力的時候,我們必須對事物保持一種“挑戰”的心理,對事物保持好奇心。
第二,不要急於評判點子。
扼殺創造力最快的方法,就是當你想出一個點子,就立馬給否定了。
久而久之,會很容易限制我們思維的運轉的。在進行創意思維時,任何點子都可以提出來,先不論它是好還是壞,有用沒用,最重要的就是開動腦子。
當你的思維運轉起來後,你會慢慢得出想要的答案的。
有了這兩點做前提,那麼這時,我們就可以利用不同的方法來激發自己的創意思維。
具體的做法,大概有三種。
第一,頭腦風暴
頭腦風暴,可以說創意點子的催化器。
什麼是頭腦風暴呢?
就是針對一個問題,不斷想出新點子的思維運作方式。一般而言,這種方式最好是由一群人參與。如果只有自己一個人那也沒問題,但一定要遵從以下四個基本規則:
1,數量比質量重要。不管對錯,不管好壞,總之是個點子就儘管大膽提出來。
2,最重要的就是新奇的想法,越古怪越好,不要擔心自己被看成傻瓜。所有點子,無論看起來多麼愚蠢,都應該受到歡迎。
3,在頭腦風暴進行期間,千萬不要急於給點子做定論。不要一聽到這個想法之後,就立刻給予否定。因為這會遏制自己的思考。
4,從一個點子上伸延出另一個點子,絕對是可行的。因為這樣會更完善點子的想法。
頭腦風暴的目的就是碰撞出“新奇而合理的點子”,這就是創造力的核心。
想要讓自己的思考更開闊,一定要學會放飛思維,讓好的想法噴湧而出。
第二,一人分飾兩角
你肯定聽過用“天使與惡魔”代表自己腦海中,正面意見和反面意見的說法。
當你思考一個問題的時候,你也可以運用這種方法來激發自己的思考,這就是發散思維的運作形式。
一旦你想出一個答案,這時你就要分裂出另一個你,用以提出各種反對觀點或者對自己不利的證據,從而讓你的觀點更經得起推敲。
有時候我寫文章也是這樣。我每次在寫文章的過程中,都思考這個觀點相反的意見,看看是不是有什麼漏洞,跟整篇文章的架構不統一。一旦發現有,我就會修改,或者給出解決方案,盡量完善這個理論。
所以一人分飾兩角這種技巧,會迫使我們思考對手的正確之處,或者話題的另一面。
當我們能夠全面的看待問題的時候,我們的思維就會變得更加開闊了。
第三,多用提問題來思考
發揮創意思維的最好辦法,就是多給自己提問題。
不斷給自己問問題,你會越來越接近最滿意的那個答案。
諸如為什麼會這樣做呢?除了這個方案,還有沒有更好的呢?為什麼不能簡單一點呢?
提出這些問題,你既可以利用頭腦風暴盡可能地想出更多點子,然後還可以一人分飾兩角來審視這些點子的好處和壞處。
這時候,你的思維就會發散去思考,利用頭腦風暴的方式,不斷思考回答的答案,無論好與不好,一直不斷去想。
久而久之,你就找到真正的那個解決方案了。